新聞網訊 近日,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桑衛國教授、郭濼教授和彭羽副教授團隊分別承擔了科技部“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典型脆弱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耦合機制與系統修復模式”、“南方低山丘陵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技術與示范”兩個重要任務。
目前項目已經啟動,項目進入實地調研及科學問題研判階段。為推進項目實施,主動融入國家“山水工程”整體布局,加強與“山水工程”管理及實施單位的合作交流,桑衛國教授團隊與項目組來自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與林業中心的科學家,從內蒙古的巴彥淖爾的烏梁素海山水項目區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河流域的山水項目區開展了7天的野外考察工作,行程3000公里。

課題野外考察啟動會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圓滿舉行,課題第一批“山水工程”調研工作已完成。
4月24-26日,課題研究團隊赴新疆阿克蘇地區就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區(阿克蘇河流域)進行“山水工程”調研工作,課題研究團隊負責人及阿克蘇“山水工程”相關負責人共同表示將全力推動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與阿克蘇“山水工程”的協同攻關,實現科學問題研究、關鍵技術研發與工程落地示范的緊密銜接,力爭將阿克蘇“山水工程”建設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又一阿克蘇生態建設壯舉。
課題研究團隊在阿克蘇“山水工程”項目部與相關單位交流座談。
自 2016 年以來,財政部、原國土資源部和原環境保護部聯合發文部署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44 個項目,涉及 26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項目布局高度契合我國“三區四帶”生態安全格局與《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工程實施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障國家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項目研究路線圖
“山水林田湖草沙研究專項”主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耦合理論基礎,從小流域尺度、流域尺度和區域尺度展開,涉及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流域生態學、恢復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生態學。將在明確山水林田湖草沙耦合機制的基礎上,研究典型區域生態系統中長期演替規律及穩定性維持機制。
以北方生態屏障帶、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區、長江流域重點生態區和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為研究區,項目范圍自西到東-從內陸到沿海橫貫我國三大階梯,從北至南,以“水”為線,基于“水約束” “水承載”和“水環境、水生態”與“山水工程”生態保護修復關聯關系,系統研究國家尺度與重點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間生態耦合和穩定性維持機制。